昨日,记者从厦门空管站获悉,厦门翔安国际机场气象观测场自动气象站(以下简称“气象站”)已投入运行,开始气象数据采集工作。这是翔安国际机场首个启用的空管设备,标志着机场空管工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该气象站位于机场飞行区西南部,是翔安国际机场空管工程——气象观测场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机场建设指挥部与厦门空管站的协同努力下,项目团队克服了施工高峰期及高温、高湿、高盐度海风等环境挑战,顺利完成建设任务,项目如期投入使用。目前,风塔及相关设备已安装调试完毕,可实时监测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降水量等六项基本气象要素。
“航空气象观测具有长期性特点。抢在机场通航前一年启动采集数据,是为了积累翔安国际机场连续、完整的气象资料。”据厦门空管站气象台副台长陈建德表示,气象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将实时传输至数据中心,用于分析翔安国际机场与高崎机场的气候差异,重点研究临海区域特有的气象规律,为后续更好地为机场建设、优化飞行程序设计、航路规划以及航空气候预测提供决策依据。
据了解,该气象观测场建设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将加装大气透射仪、大气电场仪等专业设备,进一步构建完善的气象监测体系。届时,配套办公楼也将投入使用,实现人工观测与自动监测的协同作业。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气象数据采集与分析工作,为翔安国际机场的顺利投运提供坚实保障。”陈建德表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