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5日,厦门航空有限公司成立40周年。
循着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美好蓝图,厦航从创立之初“地无一寸、房无一间”,靠租赁飞机运营借翼启航的地方航空公司,成长为员工超过26500名、机队规模达213架、运营航线通达全球的“世界级航空公司”,书写从“羽翼未丰”到“高飞远航”的精彩蜕变。
这是中国航空业发展的缩影,更是党的领导下,国有企业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壮大的样本。
国企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环。 啃“硬骨头”、牵“牛鼻子”、下“先手棋”、打“主动仗”。 党的十八大以来,厦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 一项项国企改革举措落实落地,一个个创新经验不断涌现, 不断为国企改革贡献厦门智慧、厦门方案。市国资委所出资企业资产总额超2.5万亿元,在副省级城市中位居前列,培育出建发集团、国贸控股、象屿集团三家世界500强企业。
改革潮头启新程,聚力担当见实效。2024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地实施的关键一年,厦门国资国企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厦门航空有限公司全体员工重要回信精神,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围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加快推进实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升行动,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为厦门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探索试验、探路先行贡献力量。
“改”出国企竞争力
厦门国资国企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充满智慧和考验的改革史。作为全国首批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厦门始终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厦门国有企业更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主力军和先锋队。
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改革,让建发集团实现从政企合一到高度市场化的蜕变,从七八个人的窗口公司蝶变为年营业收入超7800亿元的世界500强企业。实行“战略型管控”模式;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核心主业集中;实现市场化用工集团全覆盖……如今的建发集团,改革步履铿锵有力,被国务院国资委评为 “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创建行动标杆企业”。
市国资委遵循国有企业市场化发展规律,立足“监管与服务并重”,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在“一企一策”授权、混合所有制改革、分层分类考核、职业经理人选聘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实践,取得良好成果。其中,立足管住管少管活,市国资委完成对4家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授权工作,对其进行一揽子授权。
大胆试、大胆闯。全面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市国资委所出资企业下属企业混改户数按穿透口径共2200家,占比达到75.42%;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总数达14家……随着改革稳步推进,市属国企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动力,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落实重大战略任务、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聚焦厦门国企改革的“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入选“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市域案例”。
以综合改革为引领,高位谋划全市国有企业改革,今年6月,厦门加快推动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近百条改革措施破除影响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致力于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厦门国资国企,踏上了以改革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新征程。
“改”出发展新动能
推动天马、士兰微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加快建设,发起设立厦门先进制造业基金,打造厦门先进制造业投资平台;成立国贸供应链产业研究院、国贸新质生产力研究院,以研发创新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结构,开启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融合”业务升级战略……国贸控股集团重组海翼集团后,近期动作频频,稳中求进巩固优势赛道,勇毅前行竞逐新辟赛道,自觉将公司改革发展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大局。
国有企业整合重组,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和路径。市国资委落实市委、市政府《厦门市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精神,推动市属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的重组整合,将21家企业优化整合为16家。整合后的厦门国资国企,在巩固物流供应链、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金融服务等优势产业的同时,构建先进制造业、新经济产业、城市开发建设运营、港口航运建设等产业发展平台,助力厦门构建“4+4+6”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
国资布局持续优化,科技创新力度空前加大。支持国有企业参与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攻关和产业化项目;试点国企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促进高水平前沿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探索研究出台国有企业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制度……市国资委出台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举措,推动市属国企努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市属国企近三年来累计投入研发经费年化增长近30%,在Micro-LED商业化、生物制造等方面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浪潮奔涌激荡,厦门国资国企强化资本赋能服务产业转型,向“新”而行,向“高”攀登。依托国企战略发展基金、产业引导基金、百亿先进制造业基金、中法并购基金等,厦门国资国企加大对行业科技领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投资力度,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截至目前,厦门国资国企在管或参投基金共243只,总规模2384亿元。
“改”出民生获得感
黑龙江是粮食总产量全国第一的“大国粮仓”。深耕黑土地10年来,象屿集团以改革赋能,打造出集种植、收储、物流、贸易、深加工、园区运营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总仓容达1300万吨,满仓时可保障全国14亿人口21天的粮食供应。
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背后,“民生”是逻辑起点,也是价值旨归。
以改革之举,应时代之唤、行民之所盼,厦门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不断强化城市民生服务保障。
主动承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稳步推进厦门翔安机场、厦金大桥(厦门段)、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扎实做好民生服务保障,承担全市100%的蔬菜批发供应、100%的地铁客运服务、99%的公交客运服务、100%的自来水供应、100%的管道天然气供应、100%的污水处理、94%的垃圾处理和全省83%的飞机起降服务;创新国企办医模式,建设运营厦门弘爱医院;平稳运行便民利企门户“i厦门”,全方位支撑数字政府安全运行……厦门国资国企努力实现经济属性、政治属性、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不断提升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现代化建设成果充分惠及市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