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我市经济运行继续呈企稳回升态势,多项经济指标创近两年来新高。昨天上午,市长刘赐贵主持召开第85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分析我市今年1-10月经济形势,研究部署后两个月的经济工作。
副市长丁国炎、詹沧洲、潘世建、黄菱、叶重耕、裴金佳出席会议。
1-10月,我市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回升趋势。据初步测算,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57.78亿元,同比增长4.7%,GDP增速上半年由负转正后逐月加快回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2240.18亿元,降幅较1-9月收窄2.4个百分点;完成财政总收入380.56亿元,增长7.2%,增幅较1-9月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175.73亿元,增长4.2%,增幅较1-9月提高1.7个百分点。10月份当月,财政总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24.4%,增幅比9月份提高9.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合同利用外资同比增速均创近两年来新高,超过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GDP单月完成额为今年以来最高。
会议认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市经济增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决策部署,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正视困难,主动作为,积极应对,适时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开展了“五帮”、“走进和服务千家企业”等活动,有效减缓了经济增速下滑态势,经济企稳回升态势较为明显。一批对全局影响大的企业有较大好转,一批新的先进制造业项目将陆续建成投产,一批跨国公司在厦门增资扩产,一批现代服务业项目落地厦门,一批新的建设项目已启动实施。这些都说明我市经济运行速度在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在提升,经济运行后劲在增强。
会议指出,做好后两个月工作对更好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至关重要。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忧患意识,密切配合、形成合力,集中精力、做好服务,认真研究、抓好落实,充分调动各方面工作积极性,千方百计抓好经济运行,努力使经济发展好一些、快一些。
会议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增长”。首先要抓订单,增强企业的信心,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帮助企业改善生产条件,满足订单生产要求。口岸部门要继续做好进出口贸易通关服务。
供电、供水等部门要服从服务于生产型企业的需求,利用企业停工间隙科学合理安排维护检修。要主动评估、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可能对我市经济运行造成的不利影响。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使用本地产品。要走出去,到市外、省外招工,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问题。要用足用活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认真研究新政策,及时公布实施,方便企业制定明年生产经营。要做好征地拆迁工作,保障企业和建设项目的用地需求。
会议指出,要根据我市的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在招商过程中要重视引进商务营运中心、城市综合体、文化创意产业、金融业和带动性强的物流企业,以及对调整产业结构有明显作用的服务型企业和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有望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先进制造业等。要重视龙头企业招商和现有企业的增资扩产,要组建专业小组开展对口招商,对已经签约的项目要抓紧落实。
会议强调,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城市环境功能规划,整体谋划岛外新城建设,统筹考虑工业、物流、港区、商贸、居住、公共配套等功能布局和规划。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高层次,坚持规划为龙头,提高档次和品位,融入国际产业分工,融入国际交通网络,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提升服务海西和周边的能力,提升城市软实力。要坚持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科学确定新城建设的启动区,努力使新城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精品。岛内城市综合体规划建设,要与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建设有机结合,统筹考虑交通组织和现有商业网点,科学合理布局。
会议要求,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要提前谋划明年的经济工作,认真分析梳理新的增长点、财税点和就业点,确保明年经济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