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并原则通过《厦门市隧道管理暂行规定》
作为一个多山的海滨城市,厦门堪称是一个“隧道博物馆”,目前我市运营的机动车通行隧道有5条,在建隧道11条,隧道单洞总长度为75.25公里,山岭隧道、海底隧道、城市浅埋隧道、过街隧道,一条条隧道方便了城市交通,隧道运营安全也引起广大市民和部分政协委员的深切关注。
昨天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赐贵主持召开市政府第35次常务会议,会议研究并原则通过了《厦门市隧道管理暂行规定》,并将于10月1日起实施。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丁国炎,市委常委、副市长詹沧洲,副市长潘世建、黄菱、裴金佳等出席会议。
这部“先行先试”的隧道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了隧道的管理部门,规范了隧道车辆通行、隧道路政、养护和日常管理等。其中规定,将改造隧道的电子监控系统,与交警部门的综合监控平台对接,实现对隧道通行车辆的实时抓拍取证、车辆信息收集和道路交通诱导。同时改造隧道的电子监控系统,增加与消防部门监控平台的联网,建立隧道防火、灭火施救指挥中心,实现城市隧道科学管理系统。
会议认为,隧道安全关系民生,有关部门要发挥管理职能,加大合力,防范在先,加强隧道安全监管。要确保隧道坚固耐用,规范隧道安全标识,建立科学合理的日常管理制度,让老百姓享受安全、通畅、便捷的隧道交通,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服务功能。
今后公务支出将采用刷卡结算,为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我市将从明年开始,在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全面试行公务卡结算改革,实现使用公务卡办理公务支出。公务卡统一使用中国银联标准的人民币贷记卡,届时,行政事业单位职工除有涉密任务外,均应按要求持有个人公务卡。单位原则上不再使用现金结算,也不再向职工个人办理现金借款。通过公务卡信息管理系统,可以直接查询每一笔公务消费的明细信息,让每一笔公务消费都处在动态监控之中。
会议认为,推行公务卡改革,是深化预算制度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公务支出透明度、加强惩防体系建设的制度创新。推行公务卡结算方式是一项综合性改革,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
我市去年处理污水总量为1.65亿吨,污泥处理成为城市发展不可忽略的问题。会议研究通过焚烧、制肥等多种方式处理城市污泥,并结合各种新工艺、新方法做好我市污染减排工作。
会议还听取了2008年度厦门市重点民营企业认定工作通报。市重点民营企业认定工作已开展了两届,即2004年度评选30户重点民营企业,2006年度评选50户重点民营企业。今年我市将评选出60户重点民营企业并实行动态管理,进一步鼓励民营企业做强做大。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议题。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