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N |
  • 移动版

    闽政通APP

网站支持IPV6
打造一流城市 建设幸福家园
2024-12-28 10:27 字号:

  “厦门这一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举行,介绍基础建设工作情况

  今年来,我市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交通、港口、民生、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

  昨日,我市举行“厦门这一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市政府副市长张志红介绍了我市基础建设工作情况,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市政园林局、厦门港口局及翔业集团相关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

  交通基础设施 迈向世界一流 更便捷更开放

  这一年,全市“海、陆、空”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齐头并进,在建的交通项目100个、总投资2725亿元,其中重特大项目9个、总投资2165亿元,向拥有世界一流交通基础设施体系的目标迈出更坚定的步伐。

  我市加速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翔安港区1-5号集装箱泊位先导工程顺利开工,建成后将新增4个2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海沧沧江路快速通道等疏港通道建成投用;工业控制级5G专网远海码头等重点作业区域实现全覆盖。

  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完善,有效推进岛内外基础设施一体联通。投资近400亿元的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在建的轨道交通项目线路总长113公里,预计今年可完成固投超200亿元。全市新建和改造“四好农村路”43公里,农村出行环境实现从“有路走”到“路好走”再到“走好路”良好转变。

  我市还加力对标国际航空枢纽机场,当前厦门新机场锚定“2025年底基本建成,2026年3月校飞,2026年底通航”总目标加快建设,片区69个在建项目提速提效,预计今年可完成固投约145亿元。

  民生基础设施 完善城市功能 更生态更宜居

  这一年,厦门城市生态底色更加凸显。今年启动实施筼筜湖第六期综合治理工程,策划23个项目,总投资32亿元,其中9个项目已开工。同时策划实施翔安南部欧厝——蔡厝沿岸海域生态修复等新一批生态修复项目,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我市通过综合提升厦门园林植物园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今年新改扩建绿道56公里,山海健康步道(云海线、林海线)全年接待游客超1600万人次,盼归塔、梅海花台等成为网红打卡点。新增口袋公园20个、改造公园60个,全市公园总数达313个,因地制宜在南湖公园、仙岳公园等25个公园设置41处大众泡茶点。

  我市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成效显著。今年开展第二批46个城中村治理,改扩建便民驿站、文体中心、生鲜超市、菜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1641项;打造“微景观”“微公园”等1500多处,城中村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开发旅游、夜市、研学等产业项目154个,培育网红打卡点74处;五成以上村集体收入超百万元,村集体收入平均增长35%。截至今年11月,改造老旧小区336个、房屋1000栋,惠及4.7万户,实现将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全部纳入改造,在全省年度绩效评价中,我市老旧小区改造评价得分名列第一。

  市政基础设施 增强防控治理 更安全更有韧性

  这一年,我市管廊、海绵城市建设全面推进。新增干支线廊体16公里、缆线管廊63公里,全市累计投用干支线综合管廊达101公里,缆线管廊达372公里,累计收纳各类市政管线1455公里,地下管廊逐步互联成网,更好地保障城市“生命线”安全。贯彻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项目累计超3000个,城市“渗、滞、蓄、净、用、排”能力不断增强,建成区降雨得到有效消纳利用。

  我市城市内涝治理能力持续加强。完成思明区民族路、翔安区洪钟大道等13处易涝积水点整治,策划实施厦门科学城后田片区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等内涝治理项目79个。

  我市持续提升水环境治理能力。澳头水质净化厂二期正式运营,全市污水处理能力累计达212万吨/日,超日最高供水量22%。继续新建、改造污水管网69公里,累计完成正本清源改造面积315平方公里,占建成区面积的81%,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超87%,污水处理厂平均进水浓度保持在120毫克/升以上,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链接

  地铁4号线正开展调试 计划2026年6月开通运营

  轨道交通3号线机场段、4号线机场段、6号线林华段力争2025年开展列车上线调试,2026年实现通车试运营。

  4号线列车被称为“闪电侠”,是我市目前在建线路中时速最快的地铁列车,达120公里,可以实现半小时快速连接厦门北站与厦门新机场两大交通枢纽。4号线也是我市首条全自动运行线路,可实现无人值守下的全自动运行。4号线目前正在开展列车上线动态调试工作,计划2026年6月开通运营。

  在厦门新机场安检和登机 将可“刷脸”通行

  厦门新机场总体建设进度超前,目标2026年底通航,机场主体工程预计在2025年底基本建成。

  新机场可实现旅客安检、登机等全流程“刷脸”通行,中转旅客只需步行350米至500米,就可以实现快速中转。旅客步行100米至200米就可以快速换乘地铁、公交、出租车、私家车等多种交通方式。

  高崎和前埔两处绿地 将变身全民健身新空间

  厦门是福建省首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市共有公园313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81平方米,基本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我市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公园建设,共有143个公园设置适儿化设施,其中今年新增62个,成为市民“遛娃”的好去处。此外,全市共有124个公园设置体育健身设施149处。

  我市还将高崎、前埔两个半地下的水质净化厂上盖的附属绿地打造为全民健身新空间,将于近期开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