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N |
  • 移动版

    闽政通APP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解读回应 / 政策解读 / 媒体解读
推行“一人一诊室” 恢复开展静脉输液
2024-01-13 11:32字号:

  我市印发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日前,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厦门市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旨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完善城市社区15分钟医疗健康服务圈

  《实施方案》提出,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力度。一方面,在城市新建和改建居民区,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设施与居民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逐步完善城市社区15分钟医疗健康服务圈。对于常住人口超服务能力的镇街,将根据规划要求及时增设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乡镇卫生院分院或增加建设规模。

  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面积达1万平方米

  《实施方案》明确,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建筑面积、床位设置可参照二级医院标准进行建设,重点发展门诊、住院、居家相结合的社区康复护理服务,促进社区住院与家庭病床服务有序衔接。对于社区康复护理或医疗资源供给不足区域,新规划建设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力争建筑面积达1万平方米。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建、扩建,推行“一人一诊室”,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服务功能。

  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共享病房

  《实施方案》提出,推动多层次医联体建设。推动综合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同打造专科型或业务联系型的多层次医疗联合体。通过驻点巡诊、专家派驻和远程会诊等方式,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疾病的识别、诊断和处置能力。鼓励综合性医院提供技术支持,探索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共享病房,双方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巡诊、护理、教学等相关活动。

  探索实行“双主任”制 鼓励开展适宜外科手术

  《实施方案》强调,因地制宜加强专业科室建设。鼓励支持重点和特色专科建设,通过联办科室等方式,分别打造1-2个优势专科,有条件的区可探索实行“双主任”制。以社区需求为导向,增强康复医学、老年医学、骨科、中医科、儿科等特色专科服务能力。鼓励开展清创缝合、切开引流等适宜外科手术。根据上级医院指导或授权,逐步恢复肿瘤病人营养支持等确有需要的静脉输液业务。

相关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