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和单笔5万元及以上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消费
综合新华社电、央视新闻报道 记者12日从财政部了解到,为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更好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日前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明确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实施方案称,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
贴息范围
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
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政策到期后,可视实施效果研究延长政策期限、扩大支持范围。
贴息标准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10%。贷款合同利率需要符合相应利率自律约定。
政策执行期内,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30万元),其中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单笔5万元以下的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10万元)。
申请流程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的测算、申请、拨付、清算等工作主要集中在贷款经办机构和政府部门,在确保贴息资金合规使用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借款人操作。
从借款人角度看,总体仍按照一般贷款流程在经办金融机构办理贷款,同时为有效识别符合贴息条件的消费交易信息,借款人需授权经办金融机构获取贷款发放账户或指定账户交易信息,用于开展贴息资金审核。
相关交易信息授权遵循自主自愿原则,如借款人不同意授权经办金融机构查询相关交易信息,相应不享受本贴息政策,不影响借款人正常申请、使用个人消费贷款及自行全额偿还贷款本息。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重点领域
●家用汽车领域
包括汽车购置、车辆保险及维修。
●养老生育领域
包括老龄人口或其子女购买的家庭适老化改造服务、养老机构和养老社区服务,托育、辅助生育消费等。
●教育培训领域
包括资格证书培训考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等。
●文化旅游领域
支持消费者通过具备资质的旅行机构购买国内旅游出行服务。
●家居家装领域
包括家庭装修、家用电器、厨卫用品、家具等。
●电子产品领域
包括购买手机、平板、个人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
●健康医疗领域
包括牙齿矫治、视力矫正、健康管理等。
(以上重点领域适用单笔 5万元及以上消费)
据央视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