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大幅提高0.5个百分点;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好于预期的良好态势
■跨岛发展持续推进,图为高颜值的集美新城。
1-9月厦门经济交出亮眼成绩单,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好于预期的良好态势,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定步伐。昨日,厦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发改委副主任李晓燕、市统计局总统计师李薇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
1-9月,我市GDP增长8.1%,同比大幅提高0.5个百分点,并且连续三个季度保持8%及以上增幅,近三年来首次超过了全省季度增速。在主要的12项指标中,有8项达到年度预期,5项增速比上半年提升,还有5项增速位居全省前三。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列全省第一。从经济运行来看,我市前三季度呈现出平稳、增强、协调、改善四大特点。
平稳
实体经济运行稳健
内外需求总体平稳
从实体经济运行来看,前三季度工业支撑稳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27.7亿元,增长8.4%;35个工业行业中有25个实现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4%,连续6个月累计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投资增长逐步由房地产投资拉动调整为重大基础设施和教育、保障性住房等民生补短板项目投资拉动。
消费保持快速增长,消费升级成效显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8.5亿元,增长13.1%,其中网络零售额增长41.1%。
质量效益稳步提升。财政总收入、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5804元、20592元,继续保持全省首位。减税降费深入实施,累计为企业及个人减负超300亿元,其中企业新增减税降费105.5亿元。
增强
创新发展势头强劲
招商引资成效突出
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文化创意、软件信息服务、平板显示、旅游会展等产业链群保持较快增长。新兴动能快速成长,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成功举办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发展大会,首批遴选2079家“三高”企业纳入培育库。
招商引资成效突出。招商大会以来,全市掀起招商引资的热潮,“大招商、招大商”持续升温,并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中航锂电、天马6代AMOLED、浪潮等3个百亿量级制造业项目签约落地,华为第一个鲲鹏生态基地和超算中心项目落户厦门。成功召开金融产业促进大会,与深交所等17家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落地项目投资总额达390亿元。中远、中旅邮轮运营总部落地厦门,首艘国内豪华邮轮“鼓浪屿”号从厦门港启航。截至目前,全市共形成招商项目965个,总投资6922.4亿元。其中,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央企、新锐企业等高能级项目176个,总投资1199亿;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60个。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自贸区体制机制创新成效显著,累计推出400项创新举措,其中74项全国首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至9月末,全市利用外资项目1000个,实际利用外资93.90亿元,增长14.8%,规模稳居全省首位;外资结构持续优化,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22.7%,占比达53.1%。
协调
跨岛发展持续推进
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跨岛发展方面,“岛内大提升”全面铺开,中山路步行街提升改造、厦门之眼、厦门金融大街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岛外大发展”扎实推进,马銮湾新城加快构建“一环六横七纵”骨干路网,滨海休闲旅游大环湾道逐步连线成势。环东海域新城全域交通体系加快成型,民生配套同步完善。集美新城“三大商圈”人气商气加快集聚,中交集美城市中心、万科广场、IOI及世贸综合体等加快建设。
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全市88个省重大、88个省重点在建项目分别完成投资382.9亿元、420.1亿元,分别完成同期投资计划的113.3%、111.6%,软件园三期、宸鸿科技等11个产业项目和马銮湾医院、厦门大学翔安校区等4个社会事业项目提前完成年度投资计划。轨道交通2号线进入试运营前的冲刺阶段。
改善
城市环境更加优化
民生保障不断加强
生态环境更加友好。厦门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五,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也继续加快推进。
民生保障不断加强。厦门民生保障一直都在不断改善。前三季度,全市民生投入540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8.1%。在教育方面,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数23310个,学校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新开工学校项目25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4个,计划总投资增长89.4%。医疗卫生领域,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研究院签约,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创建。新开工保障性住房9302套,累计在建7万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