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在我市持续引发热烈反响
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农林大学师生的重要回信,在我市持续引发热烈反响,我市迅速掀起学习重要回信精神的热潮。我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前沿技术,以科技赋能农业,让技术红利惠及万千农户,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培育特色产业 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充分体现了对八闽大地的关心厚爱,更坚定了我们努力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决心。”同安区五显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王家齐表示,同安是厦门“三农”工作的主战场,五显镇作为同安农业重镇以及同安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的核心区,具有扎实的农业产业基础、深厚的融合发展潜力。目前,五显镇正重点推进种子种苗产业集群化发展,引导海峡两岸种子种苗企业强强合作,两岸同胞共同编织“田园梦”。他说,将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继续深耕“三农”沃土,紧盯农业发展、农村需求,积极引育高素质农业人才、高水平农业企业、高科技农业技术,让更多科学技术成果应用到田间地头,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劲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让我们扎根农村一线的基层干部深感责任在肩。”集美区灌口镇田头村党委副书记苏娜阳说,作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福建省文明村”“厦门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田头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持续推动乡村振兴,依托仙景芋、田头米等资源,培育特色产业,打响“一村一品”品牌。同时,继续深化与高校、企业的协同合作,因地制宜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把更多好技术、好人才引入田间地头,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给母校师生的重要回信,倍感振奋、深受鼓舞!我深切体会到总书记对‘三农’工作及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的苏群才说,“作为海沧区东孚街道的基层青年干部,我将牢记嘱托,在街道党建办岗位上,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切实服务好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大局。我要始终坚持以学筑基、以干为先、以严修身,努力用所学服务乡村发展,为汇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合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让更多科技成果落地田间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让公司全体同仁更加坚定了深耕‘三农’的决心。”万嘉清水(厦门)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晖说。万嘉清水是一家长期服务乡村振兴的高新技术企业,在集美乡村打造了百亩稻田示范基地、高品质脐橙示范园等项目。王晖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引领,继续深化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携手厦门理工学院共建乡村振兴产业学院,为高素质农林人才提供实践平台,让更多科技成果落地田间,推动“技术下沉”与“人才培育”双向发力,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务实行动。
厦门鸿达农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文琼,是一名扎根农村的养猪场负责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三农’,强调要把更多好技术送到田间地头,这说到了我们养殖户的心坎上。我更加深刻体会到,农业是有奔头的产业,乡村是大有可为的天地。”许文琼说,“我们的养猪场正是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应用智能喂养、疫病防控等现代技术,一步步从传统散养走向了科学养殖。我们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继续精进生态养殖技术,同时积极把科学养殖经验分享给周边农户,带动大家一起增收致富,把小农场的发展融入到乡村振兴的大事业中去。”
厦门御研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宝玉,是福建农林大学2007届植保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扎根农业领域,致力于生态农业种植和农田土壤改良服务。刘宝玉说,我们要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努力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和母校的培养。
厦门呈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志龙表示,要立足翔安区特色资源,精准发展胡萝卜产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推动标准化生产、产业链延伸和联农带农,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让“翔安胡萝卜”成为国际市场的“黄金菜”。蔡志龙说:“我们将牢记嘱托,通过创造岗位、技术帮扶等方式让农民共享产业红利,实现企业壮大与乡村发展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