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参加厦门市人民政府网在线访谈。

  本期访谈,我们邀请到了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上官峰先生做客政府网,为大家解读《厦门市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的有关内容,并与网民在线交流。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参与,踊跃提问,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主持人

  上官副局长您好,欢迎您做客市政府网站。

上官副局长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

  首先请您介绍一下,《若干措施》的出台背景,谢谢!

上官副局长

  近年来,中央、省、市各级高度重视产业数字化转型工作。为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厦门市委办、市政府2021年9月印发《厦门市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工作方案》,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全市数字化转型工作目标和具体举措。省工信厅、省财政厅于2022年9月出台《关于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的九条措施》(闽工信规〔2022〕11号)。尤其是去年,厦门获评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全国第四名)和“智能制造二十强城市”称号。

上官副局长

  为确保圆满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市工信局、财政局结合实际,制定出台《若干措施》,旨在从政策保障方面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增强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

主持人

  《若干措施》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其中又包含了哪些亮点条款呢?

上官副局长

  若干措施主要包括“鼓励使用新型基础设施开展融合应用”“推进数字化转型诊断咨询”“支持上云上平台”“培育转型升级标杆示范”“加大数字化转型技改补助”“鼓励推广链式数字化转型”“大力培育引进高水平赋能平台”“壮大工业互联网服务规模”“加强数字化转型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等十个方面内容。

上官副局长

  亮点条款有很多,比如,鼓励推广链式数字化转型。遴选一批制造业“链主”企业。鼓励“链主”为上下游企业提供免费诊断,通过市场化方式提供数字化改造服务,“链主”每完成一家企业改造任务奖励5万元,最高奖励100万元。这个条款就是积极响应我们推动“链式”转型的做法,发挥链主企业的龙头作用,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转型。

上官副局长

  再比如,鼓励使用新型基础设施开展融合应用,对年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量超过2000万条,且连续三个月标识解析量均超过50万条的制造业企业,每家给予最高30万元奖励。这个是贯彻国家十二部委联合发文精神,对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起到积极作用。

上官副局长

  还有,强化工业领域数据安全保障。对获评国家工业领域数据安全典型案例的制造业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

主持人

  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若干措施》中鼓励链主为上下游企业提供数字化改造服务的原因吗?

上官副局长

  链主企业是产业链的龙头和核心,具有较强的技术、资金、市场等优势,鼓励链主为上下游企业提供数字化改造服务。

上官副局长

  主要目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提高产业链整体竞争力:链主企业通过输出服务,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从而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上官副局长

  二是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链主企业作为产业链的核心,自身影响力较大,有较强的话语权。通过链主带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更有利于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上官副局长

  三是拓展链主业务范围:链主企业通过输出服务,不仅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数字化能力,更能拓展自身业务范围,提高企业整体价值。

主持人

  好的,谢谢上官副局长的详细解读。下面,我们看看网友的问题。

王女士(网友)

  《若干措施》在推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重点有哪些举措?

上官副局长

  一是推进数字化转型诊断咨询,鼓励制造业企业采取购买服务方式,委托专业服务机构开展数字化转型诊断咨询服务。遴选一批专业服务机构为我市制造业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诊断咨询服务,按照企业支付费用的60%予以补贴,每家最高不超过6万元。

  二是支持上云上平台,鼓励企业上云上平台。遴选一批云服务商(平台)为我市制造业企业提供上云服务,对首次使用云服务的制造业企业,按照其上云费用的30%给予补贴,每家每年最高30万元。

  三是加大数字化转型技改补助,制造业企业实施的数字化转型项目,按程序列入技术创新基金白名单,按照现行政策和“就高不重复”的原则给予融资支持和工业固投补助。

  四是鼓励使用新型基础设施。对接入厦门综合型标识解析服务平台标识解析体系生态,对达到标识注册量、解析量要求,且具有典型应用场景的企业,分档次,最多可以给予30万元奖励。

  五是强化工业领域数据安全保障。对获评国家工业领域数据安全典型案例(标杆/试点示范)的制造业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

潘女士(网友)

  《若干措施》在扩大服务商供给能力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上官副局长

  主要从“外引”“内培”两个维度入手:

  一方面,大力培育引进高水平赋能平台,支持国内外知名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我市打造数字赋能标杆平台,为企业提供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按数字化服务收入5%给予奖补,每家累计最高补助500万元。对获工信部认定的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最高补助1000万元;

  另一方面,鼓励我市法人企业面向厦门制造业推出可复制、可推广、轻量化的数字化转型类服务。对累计有效服务我市制造业企业数量首次超过200家、500家、1000家的,按照晋级补差原则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奖励;

  第三,我们对诊断服务商、云服务商采用备案制度,让供给双方自由选择、双向选择。不仅丰富了市场供给,更给予企业充分的自主权,进一步调动了服务商、企业的积极性。

林先生(网友)

  《若干措施》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方案》是否是同质化政策?

上官副局长

  《若干措施》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方案》并非同质化政策,它们功能不同、作用不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方案》是针对厦门获评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后,重点针对3个行业数字化转型,出台的工作方案。《若干措施》是普惠性财政奖补措施,没有限定特定行业,而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推进数字化转型一系列工作部署,推动厦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普惠性财政政策。它面对全厦门的制造业企业,有具体的资金补助条款。应该说,不管是《工作方案》还是《若干措施》,对推动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提质增效、推进产业提档升级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陈先生(网友)

  《若干措施》对申报主体有什么要求?重点支持哪些项目?

上官副局长

  申报主体应为正常生产经营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运营和财务状况良好,无涉黑涉恶违法行为,未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或失信企业名单。

  重点支持以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电子核心产业、新型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服务、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主导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项目,项目应具备相应的创新性、有效性、示范性。

小黄(网友)

  《若干措施》如何实施?

上官副局长

  按照主体申请、市级公共服务平台初审、市工信局审定、公示发布、实施奖励的程序组织实施,明确申报主体、专家等各方职责。申报主体按要求编制报送申报材料,对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负责。公共服务平台对申报主体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后向市工信局出具书面推荐意见,初审包括企业是否重复申报、材料是否缺失等。市工信局负责组织专家评审、现场核查或演示查看,提出入选项目名单。项目名单在市工信局门户网站公示,公示无异议的,正式发文公布,项目主体享受相关政策扶持。

主持人

  非常感谢上官副局长做客市政府网站,也谢谢广大网友的参与,本期访谈到此结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