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参加厦门市人民政府网在线访谈。
2023年9月19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全面恢复国际邮轮运输有关工作的通知》(交水办〔2023〕55号),全面恢复进出我国境内邮轮港口的国际邮轮运输。2023年10月10日,厦门迅速恢复厦门港国际邮轮运输业务。
本期访谈,我们邀请到了厦门港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晓梅女士做客政府网,就近年来厦门国际邮轮母港建设的有关情况进行解读,并与网民在线交流。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参与,踊跃提问,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任副局长您好,欢迎您做客市政府网站。
主持人好,大家好,非常高兴通过市政府网站平台与大家交流。
21世纪是蓝色海洋的世纪。邮轮旅游作为海上交通运输与旅游休闲业融合发展的产物,成为现代旅游业中最为活跃、发展最为迅猛的产业之一,是世界旅游休闲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被誉为“漂浮在海上的黄金产业”。首先,能否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我市邮轮旅游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情况,谢谢!
好的。厦门港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接待邮轮,是中国大陆最早接待国际邮轮的港口之一,2014年9月,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开展邮轮运输试点示范工作的四个港口之一。近年来,厦门邮轮港口设施服务不断完善,接待邮轮艘次、邮轮旅客吞吐量增长迅速,邮轮旅游成为厦门文化旅游的重要名片。2019年,厦门港共接待出入境邮轮136艘次,实现旅客吞吐量41.37万人次,分别排名国内邮轮港口第二、四位,稳居全国邮轮母港第一集团。
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国大陆港口自2020年1月暂停邮轮运营。今年9月交通运输部全面恢复出入境国际邮轮运输后,“蓝梦之星”号邮轮于10月10日首次靠泊厦门国际邮轮母港并开启“厦门—菲律宾苏比克”航线,标志着厦门沉寂超三年的国际邮轮旅游产业迈出复苏关键一步。
自9月19日交通运输部正式通知全面恢复出入境国际邮轮运输,厦门港仅用了20天左右的时间便恢复了国际邮轮的运输,能否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厦门能够迅速重启国际邮轮运输的经验?
虽然疫情期间出入境国际邮轮运输暂停,但是厦门港并没有停下建设的步伐,而是利用疫情空窗期“补短板”“练内功”。
一方面,全面提升厦门国际邮轮母港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二期新航站楼建设的同时,做好一期航站楼的设施维护,确保厦门国际邮轮母港具备快速复航条件。
另一方面,我局牵头成立邮轮旅游工作专班,统筹推进、提前谋划部署国际邮轮运输复航筹备工作,为恢复国际邮轮运输储能蓄力,从而推动厦门迅速重启国际邮轮运输。
此次“蓝梦之星”号的邮轮首航,具体都有哪些特色和亮点呢?
我认为此次“蓝梦之星”首航有以下的特色亮点:
一是“厦门—菲律宾苏比克”航线,是交通运输部通知全面恢复出入境国际邮轮运输后,我国邮轮港口始发的首条“海丝”航线,也是厦门港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的献礼喝彩。
二是此次首航过程中,我市各涉邮单位及企业通力协作,高效配合,提前谋划部署全流程服务保障工作,优化口岸通关便利服务,打造一站式旅游体验,得到了船方、旅行社及旅客的一致赞许,首航取得圆满成功。
能否请您介绍一下“一站式旅游”的具体内容吗?
鉴于首航抵厦均为外省旅客,码头与船方、代理及地接旅行社提前谋划,打造一站式旅游体验,旅客入境后可直接登上前往鼓浪屿的轮渡,开启世界文化遗产之旅,实现邮轮旅游与鼓浪屿登岛游相互赋能,进一步丰富旅客朋友们的游玩体验。
您认为厦门发展邮轮旅游,主要有哪些优势呢?
厦门发展邮轮旅游,我认为主要的优势是地域优势。厦门市是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地处海峡邮轮经济圈中心,邮轮24小时航程内集合着海峡两岸众多名胜景区,本市及周边地区拥有鼓浪屿国际社区、福建土楼群、泉州海丝文化、武夷山等丰富旅游资源,便于开发“山海联动邮轮+”旅游产品,出入境旅游具备特色亮点。
此外,厦门与台湾一衣带水,隔海相望,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厦门港开展对台邮轮旅游具有其他口岸无法比拟的区位优势。
刚刚您提到了“海峡邮轮经济圈”,能否请您详细给我们介绍一下?
“海峡邮轮经济圈”是2013年7月厦门在首届“海峡邮轮产业推介会”上提出的。同年11月,交通运输部在第三届两岸海运论坛上宣布,将“积极构建海峡邮轮经济圈”作为打造两岸直航升级版的重要内容,构建海峡邮轮经济圈从业界共识上升为国家政策措施。
从地理位置看,海峡邮轮经济圈地处东北亚邮轮圈与东南亚邮轮圈的中间区域,以厦门港为中心点,北连上海、舟山,南接香港、澳门,东至台湾基隆、台中、高雄等十几个港口。
这一区域具备了发展邮轮经济的诸多天然优势,如:港口资源优势,邮轮港口密度高,港口间航程适中,适合邮轮公司推出长短程搭配、丰富多彩的邮轮航线产品;旅游资源优势,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丰富,包含宝岛台湾、香江明珠、佛国舟山、鹭岛厦门等;旅客资源优势,经济圈所涵盖的地区经济较发达、人均收入水平较高、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推动海峡邮轮经济圈的发展,对于厦门来说有哪些积极意义呢?
推动海峡邮轮经济圈发展对厦门邮轮母港建设具有诸多积极意义,我认为最主要的有以下两点:
一是有利于聚合周边资源。构建海峡邮轮经济圈,通过客源的组织、交通的衔接、景点的优化提升、航线的招商引资、城市品牌的宣传推介、通关政策的联合争取,可以更大程度地调动和利用区域内的资源,发挥邮轮旅游作为高端旅游项目的带动效应,促进旅游、购物、餐饮、娱乐等服务业态在我市集聚,实现内涵式增长。
二是有利于促进两岸融合发展。作为大陆赴台旅游的主要口岸,厦门致力于推动两岸邮轮旅游。两岸的融合发展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以构建海峡邮轮经济圈为契机,发挥厦门对台独特优势,发展两岸百姓往来的时尚新方式,也是顺应两岸邮轮旅游需求蓬勃发展的趋势,有力促进海峡两岸文旅交流及经济融合发展。
厦门市邮轮母港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港口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否请任副局长为我们介绍一下,厦门邮轮港口码头的基本情况?
好的。厦门国际邮轮中心码头是运营邮轮航线的重要码头,位于城市中心区域,与机场、动车站交通换乘便捷。现有邮轮航站楼总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码头拥有1个15万吨级泊位、2个8万吨级泊位,可满足3艘大中型邮轮同时靠泊,具备接待22.5万吨级大型邮轮的硬件条件,并建成1套16兆瓦的岸电系统。
目前,厦门市政府正加大力度实现邮轮母港片区全面改造,引进招商蛇口共同投资打造“船港城”一体化的“海上世界”综合体已于去年9月投入运营;新建二期航站楼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预计2024年交付使用,单位时间通关能力将比现有航站楼提升50%,更好地服务厦门邮轮旅游。
好的,谢谢任副局长的详细介绍。下面,我们看看网友的问题。
我是邮轮发烧友,之前在厦门乘坐邮轮主要都是赴日本港口,我看今年公布的航线有许多前往菲律宾港口,请问这样的“海丝”航线以后会越来越多吗?
感谢这位网友的提问!厦门邮轮母港始终致力于开辟多样化的航线以丰富邮轮产品,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之一和“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厦门港将通过“蓝梦之星”号邮轮在厦运营,厘清“海丝”邮轮航线运营堵点难点,积累港口码头在旅客接待服务及通关效率提升等方面经验,争取将“海丝”邮轮航线打造为厦门邮轮特色品牌、常态化运作。
之前我有从厦门出发乘邮轮赴澎湖、高雄,当时还是定期航班,基本每周一到两次,为什么现在没有了?
感谢这位网友持续关注厦门邮轮发展。2016年7月起,对台邮轮航线暂停运营。目前我们正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推动恢复对台邮轮航线运输,希望不久的将来,您能再次从厦门出发,登上前往台湾港口的邮轮。
请问厦门是否出台关于邮轮旅游方面的扶持政策?
2021年7月5日,由我局牵头,联合市文旅局、市财政局,出台印发《厦门港口管理局 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 厦门市财政局关于印发进一步促进邮轮旅游业发展扶持意见的通知》(厦港规〔2021〕3号),有效期1年,自2023年9月19日起实施。该项政策对在厦从事邮轮旅游运营的相关企业就始发港招徕旅客、运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邮轮航线、连续运营满90天且每周至少一航次航线及访问港实际入境旅客给予补贴。欢迎您来厦门从事邮轮旅游运营!
《厦门港口管理局 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 厦门市财政局关于印发进一步促进邮轮旅游业发展扶持意见的通知》(厦港规〔2021〕3号)对招徕旅客以厦门作为始发港为何采取阶梯式补贴?
采用阶梯式补贴,补贴标准分两档,5000人(含)至5万人部分,每人200元,5万人(含)以上部分,每人250元,邮轮运营企业获得的人次补贴金额随着招徕游客人数递增而提高。将补贴标准与增量挂钩,加大对增量部分的补贴力度,以鼓励邮轮旅游运营企业做大做多,培育厦门邮轮旅游市场主体。
我观察到目前在厦门运营的邮轮较为单一,未来是否会有更多邮轮来厦运营?
目前处于我国出入境国际邮轮运输复苏初期,中国市场港多船少。我们将加强与各大邮轮公司联系,积极引入不同类型邮轮丰富厦门邮轮市场。
我之前没有乘坐过邮轮,请问如何可以从厦门出发乘坐邮轮旅游?
您确定出发航次后,通过“屿见厦门”微信公众号、旅行社线下窗口或飞猪、携程等在线旅游平台购买对应航次的船票,购买成功后会有客服人员与您联系,告知需要注意的事项。同时,也请您提前至厦门出入境办证大厅办理所需的护照或通行证。待到航次出发当日,根据客服人员通知时间并携带有关证件至厦门国际邮轮中心码头出境登轮即可。
非常感谢任副局长做客市政府网站,也谢谢广大网友的参与,本期访谈到此结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