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非常感谢吴总工程师的解答,也谢谢广大网友的参与。本期访谈到此结束,再见。
吴总工程师
我局已起草了公交换乘优惠实施方案,目前正在征求有关部门及专家意见。
吴总工程师
目前嘉盛豪园的BRT匝道正在加快建设,争取尽快建成。建成后,从前埔可以直接乘坐快1、快2前往岛外。
黄先生
公交换乘优惠方案提了好几年了,怎么一点进展都没有?
吴总工程师
对此问题,我局将组织公交集团开展客流调查,结合常规公交系统与轨道交通系统的衔接方案,研究提出改善措施。
余女士
请问一下,之前不是说在BRT要新增2条路线吗?前埔到岛外的,具体是哪两条路线?我看嘉盛豪庭那边的匝道都快建好了,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运营呢?
吴先生
85路公交车线路长,车次少,希望能增加班次,方便沿线居民。
吴总工程师
文园路周边正在进行轨道交通施工,道路通行能力下降,近期不宜再增开公交线路。对于陈先生反映的问题,我局将组织公交集团开展客流调查,结合常规公交系统与轨道交通系统的衔接方案,研究提出改善措施。
吴总工程师
根据市政府专题协调会精神,第二东通道属于规划的厦门市内环快速路系统的构成部分,同时是支撑翔安区及新机场开发建设的重要通道,必须尽快启动,争取与第二西通道同步建成,发挥路网的综合效益。目前,我局正在督促路桥集团加快开展项目的预可修编工作,就项目桥隧方案的比选、是否公轨合建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谢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陈先生
我们是174医院军医,我们向你们反映,文园路到枋湖客运中心。没有一条公交线路回家探亲,很不方便建议开通客运中心经文园路公交线路。
吴总工程师
BRT线位即我市规划的轨道交通4号线,当初建设时已经考虑预留将来改建成轻轨。市地铁办于2014年上半年经组织专家论证认为,当前BRT日客流量高达30万人次,已成为我市交通主动脉,专家建议应待轨道交通1、2、3号线建成并形成轨道交通骨干网后,再研究适时启动BRT改造的问题。当前,应通过采用18米长车辆等手段,提高BRT运能,保障轨道交通建设期间的交通通行。
谢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湖壹厦
第二西通道开始建了,那往翔安的第二东通道什么时候开建?
JASON
现在BRT高峰期太挤了,有时候要等好几班车才上的去,请问有没有考虑将现状BRT改建成轻轨!
唐人同
我是同安人,现在同集路改造完以后红绿灯太多了,路虽然宽了,但是车速根本快不起来,请问市政府有什么解决办法?
吴总工程师
您好,在2013年9月6日召开的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省政府专题协调会上,对厦漳跨海隧道项目方案进行了专题研究,考虑到公路建设方案厦门本岛端无合适接入点且投资运营及安全管理成本巨大等原因,会议决定厦漳跨海隧道采取轨道方案(即运客不走汽车),并要求厦、漳两市按照利用漳州港尾铁路与厦漳海底隧道连接形成厦漳泉城际铁路R3线的方案,抓紧启动城际轨道R3线的前期工作。
陈女士
请问厦漳跨海隧道是不是不建了?
吴总工程师
此建议很好。近几年,公交集团在部分进出岛线路进行了普通话、闽南语双语报站试点。从试点的情况看,乘客对双语报站的反响不一,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根据公交线路站距以及服务区域等特点,选择符合双语报站条件的公交线路增加闽南语语音报站。
Donny Kwek
我是马来西亚的闽南华侨,最近与阿公一家人回到厦门探亲祭祖,祖父说厦门怎么变得那么没家乡味了,无论是厝边还是公共场所都难觅乡音。同时像阿公情况的来厦华侨不在少数,他们都不懂普通话。 我建议厦门不管岛内还是岛外都可以在重要景点与公共场所如码头、公共巴士、BRT与将来开通的地铁可以加入闽南语报站和咨询,就如同厦门机场一样让人感到亲切。这不仅可以服务在地人,也可触动到华侨的心坎,凝聚众多华侨的心一起建设家乡让厦门更加美好! 希望您可以认真考虑这个建议,不要再让少小离家打拼的游子回到家乡难觅乡音。谢谢!
吴总工程师
请向市地铁办咨询。
厦门市民
明年是否会上报第二轮轨道交通规划到国家发改委批?包括轨道4,5,6号线?
吴总工程师
这个问题,我局将向市道路交通综合整治办公室反映。
滨北小学学生家长
您好,提个建议:我们家住在岳阳小区(金帝酒店后面),小孩在滨北小学读书,现在每天需要往返四次学校,路上需要经过三段斑马线,经过8个车道,这个三段斑马线都没有红绿灯,附近也没有天桥或者地下通道。安全隐患很大。主要途径三段斑马线为:1、仙岳路金帝酒店前面的斑马线,就是高架桥下来第一个斑马线,大约有4车道。2、仙岳路拐弯进入湖滨中路以后,在海沧大桥引桥下面两段斑马线。一段是属于仙岳路,两个车道。3、另一段是属于湖滨中路,每段都有2个车道。每次上下课高峰期都有很多学生路过,车辆有时候也开得很快,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建议市政部门能修建天桥或者地下通道,排查安全隐患,既畅通交通也方便学生通行。
卓先生
金帝酒店往滨北小学上学路上经三段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建议修建天桥或地下通道,方便学生上下课,排查安全隐患。1、仙岳路金帝酒店前面的斑马线,就是高架桥下来第一个斑马线,大约有4车道。2、仙岳路拐弯进入湖滨中路以后,在海沧大桥引桥下面两段斑马线。一段是属于仙岳路,两个车道。3、另一段是属于湖滨中路,每段都有2个车道。每次上下课高峰期都有很多学生路过,车辆有时候也开得很快,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吴总工程师
目前,翔安新城片区的建设客观上存在道路设施、公交场站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的问题,我局将协调有关部门,尽快完善相关设施,方便民众出行。
吴总工程师
关于地铁采用车型的问题,请您咨询市轨道集团。
厦门地铁观众
请问今后厦门地铁有无可能采用A型车,载量大的,以便将来客流增长,人口增后,现有B型车不够用。
吴总工程师
关于地铁线路的问题,请向市地铁办咨询。
吴总工程师
目前,正在推进马青路(钟林路-南海一路)段全程高架项目的前期工作,计划2015年上半年开工建设。
厦门思明区市民
您好,请问厦门地铁线路目前最新规划多少条,前一段厦门规划院院长曾说过9条,但9.8上透入又变5条,不知道到底多少条,线路数量以后是否还会调多?
乐俊凯
等厦成高速公路厦门段通车后,是否有规划从石塘立交桥经马青路到接厦漳大桥的高架桥,分流马青路上的货车和小车以及漳州、龙岩、江西高速公路分流过来的直接进厦门岛内的车流。
吴总工程师
近年来,为满足海沧新城、马銮湾新城的开发建设,加上东渡港区逐步外迁至海沧港区带来的大量交通需求,海沧区的道路长期处于建设过程中,客观上给居民出行带来了不便。接下来,我局将与相关部门及区政府加强沟通协调,科学合理的组织项目施工,做好交通分流,同时安排好项目建设时序,尽量减少交通建设带来的拥堵问题。
李建科
高速公路海沧收费站关闭修路了,从2008年到现在,从厦门岛内往返海沧高速收费站的道路交通状况从来没有让人省心过。翁角路,马青路、孚莲路、324国道东孚段、海翔大道等等还有周边的支路,断断续续在修路,没完没了,路面破烂不堪、坑坑洼洼、砂石满路。多少年了,什么时候可以让经常往返这些路段的车主少些困扰呢?有时间表吗?
吴总工程师
对此问题,我局将组织公交集团开展客流调查,结合集美区道路交通状况,研究提出线路优化改善的措施。
吴总工程师
对此问题,我局将组织公交集团开展客流调查,结合集美区道路交通改善措施,研究提出线路优化改善的方案。
luoqm001
集美区华侨大学至集美区政府的路段没有任何一路公交车,能不能开通一路公交车走这段路线呢?华侨大学片区有水晶湖郡小区,有滨水小区,人口居住密集却没有公交车到集美区政府,到永辉购物多不方便啊?
Lin
金海湾、宁宝小区、万科等这一带居民到集美、厦门太不方便了,能不能重新规划已有的线路, 一部分线路可以走杏东路。方便这一带居民的出行。
主持人
好的,谢谢吴总工程师的介绍。下面,我们看看网友的问题。
吴总工程师
该中心的职能包括:
1、信息数据中心:整合分散在各个部门及单位的多种海量交通基础数据并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进行数据采集、分类整合、分析处理、重新融合,形成集中管理、动态共享的交通信息数据中心。
2、运行监管中心:一方面对全市道路、桥梁、隧道、路面辅助设备等交通基础设施进行动态监测与管理;另一方面对出租车、公交车、两客一危等重点行业营运车辆进行动态安全监管。
3、服务投诉中心:面向广大市民,为老百姓提供实时路况、公交、出租、客运、轮渡、铁路、空港、交通气象、票务等综合交通出行信息,提高出行效率,方便市民出行;同时受理市民有关交通方面的投诉,负责“12328”呼叫中心的管理,及时处理反馈,提高市民交通行业服务满意度。
4、决策支持中心:充分利用指挥中心的数据资源,依托成熟的交通分析理论、方法和模型,结合厦门市交通发展特征,为厦门市城市交通战略规划、交通管理、交通建设等工作提供有效的科学辅助决策手段和依据。
5、应急指挥中心:用于紧急交通事件发生时,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在此启动应急预案,调取各类数据资源,发布应急调度指令。实现交通应急预案管理、实时响应、统一指挥、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
目前,我局正在加快推动项目的立项工作,相关机构也在积极筹建当中。
吴总工程师
好的,为贯彻国家关于推进“智慧交通”以及我市建设“美丽厦门”之“智慧名城”的相关要求,我局拟启动“厦门市综合交通运行信息指挥中心”建设,通过该平台系统的建设,全面提升我市综合交通运行监测、行业监管、应急调度、决策支持以及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的能力,提高城市大交通管理和协调效率,以智能化、信息化促进我市综合交通治理水平的提高。
吴总工程师
其次,以重点项目为抓手,进一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计划安排,2014-2016年,我市将重点实施以下交通工程。
公路方面:2014年将完成厦成高速、厦安高速罗溪连接线、海翔大道二期、翔安南路二期等项目建设,推动第二西通道主体工程、机场快速路南段、环山风景道等项目开工。同时,将加快灌新路马銮湾下穿隧道、海新路连接孚莲路货运通道、民安大道下穿翔安大道、同集路改造提升、杏滨路、海新路与翁角路立交、集杏海堤改造、第二东通道、内茂立交、同翔大道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开工。
铁路方面:完成厦门站改扩建、厦门北站北广场配套和前场铁路大型货场铁路作业区等项目工程,新建厦门北动车运用所及迁建厦门客车整备所,加快研究厦漳泉城际轨道交通R3线。
航空方面:完成厦门高崎机场三期扩建,加快T4航站楼工程收尾,确保2014年底投入使用,尽快开工建设翔安机场,规划布局通用航空等项目。
物流方面:建成投产前场铁路大型货场、航空港工业与物流园区、集美物流园(一期)、海西国际商贸物流中心、海峡现代物流中心、海沧太古冷藏物流中心、中盈糖仓综合体项目(一期)等重点物流项目。
综合交通枢纽方面:基本建成厦门北站综合客运枢纽、厦门火车站综合客运枢纽、海沧新城综合客运枢纽等项目,推进同安新城综合交通枢纽等项目建设。
智能交通平台方面:建成厦门市综合交通运行信息指挥中心(一期工程)。
主持人
请您谈谈拟建设的“厦门市综合交通运行信息指挥中心”的情况,这个中心将能发挥什么作用?
吴总工程师
首先,抓好规划政策研究。近期我局已经启动了《厦门地区铁路枢纽总图规划(修编)》、《厦门市现代物流千亿产业链(群)至2020年发展规划》、《厦门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及“十三五”交通运输行业规划的一系列前期研究工作。将通过开展这一系列的规划和课题研究,制定出符合“美丽厦门”要求的交通行业近、中、远期发展规划和下一个五年实施规划,通过规划引领建设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出行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要求。
吴总工程师
三是加强道路运输综合执法管理,打造“平安交通”。围绕《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交通部门深入开展“平安交通”、“道路客运安全年”活动以及交通运营秩序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加强对旅游客车、长途客车、危险品货运车辆等“两客一危”重点营运车辆的动态监管。一年来查处非法营运车辆700多辆,对促进交通运输市场安全稳定运行发挥积极作用。
主持人
下一步围绕“美丽厦门”建设,我市交通运输领域还有什么计划安排,重点实施哪些交通工程项目呢?
吴总工程师
二是开通公路路网服务平台。2013年,厦门建成全省首个公路路网综合服务平台,将每条道路的技术等级、性能参数、绿化苗木、附属设施等信息录入数据库。路网中心可对城市公路路网进行检测,为公众提供出行服务信息,在应急状态下可进行指挥调度。2013年,路网中心接报7007件,记录信息近2万条,平均处置率达95%。
吴总工程师
好的,一是着力提升公路应急保障能力。前年,台风西马仑所带来的“豪雨”,使我市部分公路隧道出现严重积水问题。去年以来,交通部门组织实施了排水能力提升改造工程,消除安全隐患,今年几次强降水天气我市公路隧道没有再发生严重积水现象;通过建设智能预警系统,实现积水视频监控、预警、声光报警,以及交通情报信息发布与提醒,在通道积水情况下提醒过往司机减速慢行或绕道行驶。
吴总工程师
二是切实推进美丽乡村生态公路建设。在生态公路建设及养护中,注重道路建设与城市旅游、生态保护的紧密结合。在设计过程中树立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理念,加强对山体、水源、古树、古民居的保护,尽可能做到线型与自然地形地貌相协调,避免大填大挖,最大限度地减少征地拆迁,力争在2021年前再造几条“环岛路、文曾路”式的生态示范道路。同时,进一步提升岛内道路的绿化水平,提高岛外农村路网的绿化率,打造“畅、洁、舒、美”的道路交通环境。
一年来,新、改建农村公路43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200多公里。组织编制《环山风景道道路建设指引方案》,推动环山风景道和生态公路建设,白交祠、军营村生态公路试验段28公里和环山风景道翔安厦大至香山示范路段相继开工建设,部分路段已建成投入使用。
主持人
请问在“和谐交通”方面,近期我市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呢?
吴总工程师
一是进一步推动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打造公交都市,引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减少私家车尾气排放。
把“为群众提供满意的公共交通服务”作为根本宗旨,花大力气不断提升公交的快捷性、可靠性和换乘的便利性。一年来,我市新开通公交线路22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83条,其中,增开692路、792路、898路等到厦门北站的公交线路,新开通经厦漳跨海大桥的厦漳城际公交线路和厦门同安至泉州安溪的公交线路,扩展厦漳泉同城化城际公交服务;累计投入资金近4亿元,更新、新增公交车辆574台,BRT快线18米车辆比例提高至54%,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辆比例达到21%;首次开通社区公交线路431路,作为主干公交线路的有效补充,极大方便了社区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这种做法在全省尚属首创,今后社区公交模式在厦门将得到广泛推广,让公交优先理念、绿色交通理念不断深入民心;积极研究推动“公交换乘优惠方案”实施,通过鼓励换乘,改变公交“直达率高、重复率高、曲折率高、运营效率低”三高一低的现状;提升改造公交智能化系统,不断完善手机“掌上公交”实时查询系统,创新公交服务,深受广大市民好评。
下一步,我局拟开展全市公共交通总体发展规划编制以及新一轮居民出行、公交客流调查工作。由于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已于2014年4月份全面开工,2号线和3号线也将分别于2014年底和2015年开工,我局将加快研究推进常规公交系统与轨道交通系统、慢行交通系统的顺畅接驳,研究轨道施工期间的交通改善方案,减轻轨道施工对交通出行的影响。同时,推动公交专用道和公交枢纽站场建设,推进电召出租车投放工作,努力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BRT、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补充,多层次、一体化的城市公共客运网络,努力实现到2021年,厦门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45%以上。
吴总工程师
近年来,随着厦门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和机动化水平不断提高,交通需求的迅速增长导致了能耗与碳排放的大量增加,给交通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压力。以汽车尾气排放为例,截至2014年上半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突破110万辆,其中小汽车保有量达到70万辆,控制车辆尾气污染,减少尾气排放已成为城市环境保护的关键内容。
因此,在市委市政府制定的“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中,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交通运输部也已将厦门市确定为全国十大区域性低碳交通试点城市。为贯彻落实“美丽厦门”发展战略和交通运输部要求,我局提出要着力发展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厦门市交通运输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吴总工程师
三是打造现代物流业千亿产业链,进一步做大做强物流产业。坚持规划引领,组织编制了《厦门市物流业千亿产业链2014-2018年发展规划》,绘制了打造我市现代物流业千亿产业链线路图。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重点推进保税物流、海铁联运、城市配送等物流服务载体平台建设,截至2013年底,已建成市级重点物流项目29个,累计完成总投资50亿元,在建重点项目34个,总投资达236亿元。同时依托城市配送,促进交通、商贸、邮政、快递等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融合发展。2013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35亿元,占服务业比重15.08%,占GDP比重7.78%。
主持人
接下来,请您介绍一下我市大力推进绿色交通建设的意义,以及近期在这方面所取得的工作成效。
吴总工程师
二是积极完善“两环八射”快速路网。根据“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市委市政府于今年3月份提出要构建“两环八射”快速交通路网体系,实现市域范围内“半小时交通圈”。这“两环八射”中的“外环”为海翔大道—翔安大道—翔安隧道—仙岳路—海沧大桥—马青路—灌新路,合计约73.4公里;“内环”为马青路—新阳大桥—杏滨路—集杏海堤—跨东海域通道—滨海东大道—第二东西通道,合计约45.7公里;“八射”则是指从“两环”向外围辐射的八条重要交通干道,分别是:西向马青路、厦成高速、集灌路至长泰通道;北向厦沙高速、同集路、同翔大道;东向海翔大道东段、翔安南路。
目前,我局已会同市规划、发改、土地、建设有关部门研究提出第一批15个项目实施计划,投资规模将接近300亿元。主要是通过新建快速路、路网提升改建、节点改造等举措,加快打通断头路,节点实现互通,实现路网快速畅通。
其中,正在推进建设的厦门第二西通道是厦门“两环八射”快速路网中内环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海沧区与本岛新的快速通道,其主体工程工程报告已上报国家待批,海沧端和本岛端接线工程正加快建设。
将实施杏滨路改造提升工程,该项目起点位于西滨互通立交,终点位于杏林互通立交,通过改造实现杏滨路主线快速畅通,便捷连接集美区和海沧区,同时进行道路景观提升,打造一条“浪漫海岸线”。
此外,为服务翔安机场建设和快速疏运,我市将加快启动建设翔安机场快速路南段工程,项目连接翔安南路与大嶝岛,主要按城市快速路八车道标准设计,目前正抓紧开展前期研究工作,计划2015年年初开工建设。
吴总工程师
一是大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出台以来,厦门交通行业累计完成投资200多亿元,重点工程建设成绩显著:2013年5月厦漳跨海大桥建成通车,极大的拉近了厦门与漳州的距离,加快两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12月厦深铁路全线贯通,构筑东南沿海快速铁路通道,深刻改变了市民的出行方式;厦门北站进出岛快速通道工程——集美大道、杏锦路和沈海高速田集连接线提升改造工程主车道提前通车;厦成高速、厦安高速罗溪连接线、海翔大道、国省干线改造等重要通道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厦门火车站改造、前场铁路物流园区等综合枢纽加快推进,同时着力推进海沧港区与前场铁路物流园区的货运通道建设,实现多式联运与一体化运输,构建“零换乘”与“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吴总工程师
要通过3-5年的不懈努力,建成一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初步形成公、铁、水、航、管道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厦门“市域内半小时交通圈”和厦漳泉“一小时交通圈”,将我市初步建成国内领先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主持人
您刚才提到建设“便捷交通、绿色交通、和谐交通”三大主要任务,那么请问在建设“便捷交通”方面,我市近期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呢?
吴总工程师
实施方案出台以来,通过近一年时间的努力,围绕“便捷交通、绿色交通、和谐交通”三大主要任务,厦门交通运输领域积极谋划,精心组织,重点突出,多措并举,厦门交通运输行业成效显著。
吴总工程师
根据实施方案,规划到2021年,厦门市交通运输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运输服务和管理显著改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显著增强,公交优先发展进一步凸显,物流产业作为厦门市社会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进一步确立。基本建成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绿色交通示范城市和东南物流中心城市,有效支撑“美丽厦门”经济社会发展。
到2049年,全面建成以铁路(国铁、城际轨道、城市轨道)、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为主骨架,公、铁、水、航、管道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厦门成为展示中国梦的样板城市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吴总工程师
按照市委、市政府“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决策部署,厦门市交通运输局科学谋划,于2013年10月份研究制定了《建设“美丽厦门”、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施方案》,提出树立“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理念,坚持加快建设与提升管理服务并重、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城乡和区域交通一体化、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全力构建“便捷、绿色、和谐”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主持人
吴总工程师,您好,欢迎您做客厦门市人民政府网。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围绕建设“美丽厦门”,我市交通运输行业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谢谢。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参加厦门市人民政府网在线访谈。今天我们邀请到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吴洪钦先生做客政府网,谈“美丽厦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并与网民在线交流。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参与,踊跃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