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N |
  • 移动版

    闽政通APP

网站支持IPV6
实干笃行开新局 奋楫争先向未来
发布时间:2025-10-27 08:52来源:厦门日报
字号: 分享: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持续在厦门引发热烈反响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

  新蓝图鼓舞人心,新征程催人奋进。连日来,全会精神在厦门机关单位、人民团体党员干部群众中持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把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奋勇争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厦门篇章。

  凝聚奋进合力

  推动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全会闭幕后,机关单位、人民团体第一时间召开党组(党委)会议、专题会议等,以多种形式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热潮。

  10月25日,市总工会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市委常委会会议部署要求。全市各级工会将紧密结合工会职能职责,找准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切实把全会战略部署转化为推动全市工会事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

  瞄准“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这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中出现的高频词,我市广大职工群众和工会干部干劲十足。全国先进工作者、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质量安全室主任林功师说,作为一名水产检测技术员,将立足本职岗位,不断发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技术员,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提升创新综合能力和成果质量,为厦门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国劳动模范、厦门TDK有限公司生产技术中心设备开发技术工程师林桂全说,“全会为我国未来发展描绘宏伟蓝图,我深感振奋与鼓舞,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作为机械设备开发战线上的一员,我将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提升技能与突破创新的强大动力,深耕岗位,以工匠精神攻坚克难,推动生产智能化升级。同时发挥示范作用,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智能化浪潮中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聚焦妇女儿童福祉

  打造民生幸福新格局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全会对民生工作的部署,字字句句紧扣群众期盼,为妇联工作指明前行方向。妇女儿童的福祉、家庭的幸福,正是“幼有所育、弱有所扶”等民生关切的重要落脚点,更是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核心要义。

  全会指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市妇联将始终坚持“党有号召、妇联即行动”,立足妇联组织职能定位,以科技创新、乡村振兴、两岸融合等巾帼建功行动为抓手,积极创新工作载体,大力促进妇女在更广领域创新创业。同时,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深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优化儿童友好成长环境,着力解决好妇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稳步提升妇女儿童福祉水平。

  迈上新征程,党员干部要冲锋在前。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王卫花说:“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深感使命光荣、责任在肩。我们将坚定不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团结带领鹭岛广大妇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厦门实践贡献巾帼力量,在履行引领服务联系职责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以文明培育润心

  厚植城市文明底色

  “全会提出要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十五五’时期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作为文明系统的干部,我深感精神文明建设在文化强国征程中的责任担当。”市委文明办综合处三级调研员陈秀娟说。

  陈秀娟表示,要以全会精神为引领,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城市文明全过程,以文明培育润心,选树道德典范,让崇德向善蔚然成风;以文明实践聚力,建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推动移风易俗走深走实;以文明创建提质,聚焦群众需求补短板,厚植厦门城市文明底色。始终立足厦门城市特质,在守正中创新、在常态中深化,为提升城市文明高度、助推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厦门力量。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为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指明前进方向。市文联党组书记柯碧如说,市文联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不断凝聚厦门文艺奋进力量。聚焦职能定位,用好用活文艺扶持政策和资源,创新拓展文艺交流,推动厦门文艺出作品、出人才。延伸工作手臂,以推动“文艺两新”高质量发展为抓手,激发文艺市场活力,促进文化经济繁荣发展。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办好“中华情·中国梦”中秋展演、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等国家级文艺活动,以及海峡两岸文学笔会等本土特色品牌活动,提升厦门文化软实力。深入开展文艺惠民,不断优化“群众点单、基层订单、文联送单、大众评单”的工作机制,做实做好“文联服务点”,做强做大文艺惠民品牌活动,推动更多优质文艺资源直达基层。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