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参加厦门市人民政府网在线访谈。

  今天我们邀请到厦门港口管理局党组成员、一级调研员林德清先生做客政府网,为大家介绍《厦门港低碳发展行动方案》的相关内容,并与网民在线交流。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参与,踊跃提问,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主持人

  林调研员您好,欢迎您做客市政府网站。

林调研员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

  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厦门港低碳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的出台背景,谢谢!

林调研员

  2020年9月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设定,展现了我国主动承担国际碳减排责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国担当。2021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作出贯穿碳达峰、碳中和两个重要发展阶段的顶层设计,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林调研员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交通领域发布了《交通运输部 国家铁路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 国家邮政局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等文件,提出了明确的降碳目标和工作要求,并要求地方按照国家总体部署,结合本地区特点,科学制定本地区碳达峰行动方案。

林调研员

  厦门和漳州两市以港立市、以港兴市,近年来厦门港航运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集装箱干线枢纽港地位不断提升,年集装箱吞吐量已超千万标箱。一直以来,厦门港积极践行节能减排的重要任务和社会责任,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位居全国沿海港口前列。为贯彻落实交通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要求,体现厦门港航领域对于双碳工作的积极应对,我局研究起草了《行动方案》,该方案对厦门港树立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典范、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世界一流港口具有重要意义。

主持人

  能否请您谈一谈,《行动方案》的总体思路与目标方向?

林调研员

  《行动方案》以全面建设近零碳港口和低碳航运体系为远景目标,通过积极推动港航能源供给和消费革命、运输结构优化、生产效率提升、低碳新技术应用和制度体系创新等手段,全力推进港口板块深度降碳,努力推动航运板块碳排放尽早达峰。

林调研员

  《行动方案》的制定坚持了4项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系统谋划、远近结合,着力统筹实现科学低碳发展;

  二是坚持重点突破、示范引领,着力改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三是坚持创新驱动、智慧赋能,着力增强低碳产业发展动能;

  四是坚持强基固本、协同共治,着力提升行业低碳发展保障能力。

林调研员

  《行动方案》提出了2025年、2030年厦门港低碳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目标在满足国家、行业及地方相关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提升要求,体现了厦门港低碳发展和目标的先进性。

林调研员

  到2025年,厦门港港航低碳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取得明显进展,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二氧化碳排放和营运船舶单位换算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较2020年下降率分别达到10%和5%,为实现港口板块近零排放和航运板块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港航低碳发展水平优于国家对行业的阶段性要求,并持续保持行业领先。

林调研员

  到2030年,港航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多元的新型能源体系基本建立,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二氧化碳排放和营运船舶单位换算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较2020年下降率分别达到25%和12.5%,厦门港港航低碳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主持人

  为了达成上述目标,《行动方案》具体又提出了哪些重要举措?

林调研员

  《行动方案》全面审视厦门港节能低碳发展需求,以积极推进近零碳港口建设和航运节能降碳为重点,从港口生产、水路运输、港航建养和碳排放管理四个方面提出了推动厦门港全面低碳转型的15项主要任务。

林调研员

  其中,加快港口生产深度降碳方面包括6项主要任务,分别是释放码头岸线资源潜能、推广应用低碳零碳设备设施、加大清洁低碳能源供给、广泛应用节能高效技术、建立绿色高效集输运体系、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推动水路运输节能降碳方面包括4项主要任务,分别是提升靠港船舶岸电使用率、推动新增船舶清洁能源应用、提升现有船舶能效水平、推动低碳船舶岸基设施建设。降低港航建设和养护过程碳排放方面包括2项主要任务,分别是降低航道建养过程碳排放、降低港口建设过程碳排放。提升碳排放管理和创新能力方面包括3项主要任务,分别是逐步完善统计监测体系、适时建立评估评价体系、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林调研员

  此外,为了体现厦门港低碳发展的亮点和特色,《行动方案》结合厦门港集装箱装卸和海上客运的主要特点,选取了7项重点行动,包括集装箱码头电能替代行动、通用散货码头减污降碳协同行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应用行动、集装箱海铁联运提能增效行动、靠港船舶岸电常态化应用行动、零碳客运航线试点示范行动、能源和碳排放智慧管控提升行动。

主持人

  接下来,厦门港口管理局将采取哪些举措来推动《行动方案》的落地落实?

林调研员

  接下来,我局将通过从四个方面来促进和保障《行动方案》的顺利实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全港低碳发展工作统一指导,建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全面统筹推进相关工作。在厦门和漳州市政府的统一协调下,建立会同两市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科学技术局、交通运输局及海事局等多部门协作配合的推进机制。加强局内各相关处室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合作,充分发挥政策叠加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厦门港低碳发展。

林调研员

  二是保障政策支持,加强与各级节能低碳主管部门、财税部门的沟通,统筹利用好各级财政资金对港航领域低碳发展的支持,争取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继续发挥厦漳两市现有岸电建设和使用、海铁联运发展等方面的财政扶持政策的积极效用,在政策到期后继续争取相关支持政策,并力争扩大补贴范围和加大补贴力度。制定重点项目资金预算,按照实施进度制定资金使用计划,保障重点项目的资金投入。提高科技计划中节能低碳项目研发经费,探索建立低碳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节能低碳服务咨询、技术研发、节能低碳改造和示范推广。

林调研员

  三是加大宣传培训,将节能低碳工作纳入重大主题宣传活动,结合“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活动,利用网站、报刊等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工作格局。组织开展节能低碳培训,不断提高各级管理人员能力和水平,为行业低碳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积极搭建和参与行业低碳发展交流平台,促进先进技术推广和经验交流。依托示范试点项目,传播推广厦门港绿色低碳品牌形象,增强全行业和社会公众对厦门港低碳建设的认可。

林调研员

  四是完善合作机制,加强与其他地方政府机构、企业、研究咨询机构的交流合作。利用厦漳泉一体化发展和福建省港口整合良好机遇,加强与省内港口的交流合作。借力“丝路海运”平台,继续加强厦门港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在绿色低碳方面的战略合作,加强与RCEP、“金砖”“一带一路”等国家和地区先进港航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厦门港在我国对外交往中的枢纽作用,加快节能低碳先进技术引进和合作研发。

主持人

  好的,谢谢林调研员的详细介绍。下面,我们看看网友的问题。

徐先生(网友)

  《行动方案》在推动低碳零碳设备设施应用方面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林调研员

  在推动低碳零碳设备设施应用方面,方案从五个方面提出了要求。

  第一,推动港口装卸和运输设备电能替代,要求新增港内集装箱平面运输设备、空箱堆高机、正面吊和叉车原则上选用纯电动设备,全面实现港内水平运输的“油改电”;鼓励开展IGV、AGV等自动化集装箱平面运输设备应用;以东渡、海沧港区部分干散货泊位功能调整为契机,开展通用散货码头水平运输环节流程化提升工作等。

  第二,推动进港车辆使用新能源汽车,要求各港口企业自行制定港作车辆、公务车辆等燃油车辆更替计划,新增车辆原则上选用新能源汽车,并鼓励港口企业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外租车队和企业职工使用电动车辆。

  第三,积极跟踪港区氢能应用,探索氢能在港区和物流园区设备、供电、供热等领域应用途径,适时推进氢燃料电池集装箱平面运输设备、重卡、叉车等设备。

  第四,推进港口近零碳建筑建设,从建筑材料、维护结构、能源系统、智能运行等方面,全面推进港口大型生产及辅助建筑物节能低碳智能化升级改造。

  第五,推进可再生能源在辅助设施上的应用,继续加大风光互补、太阳能技术在照明、热水、通信、监控系统上的应用,空调系统、供热系统合理选用地源、海水源、空气源热泵,并考虑与太阳能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

潘女士(网友)

  《行动方案》在推进靠港船舶岸电常态化应用方面的目标和措施有哪些?

林调研员

  《行动方案》提出了推进靠港船舶岸电常态化应用的任务和重点行动。根据国家和行业相关政策要求,方案确定的主要目标为:到2023年,客滚、邮轮、3千吨级以上客运和5万吨级以上干散货专业化泊位岸电设施实现全覆盖,集装箱码头岸电设施覆盖率达到90%以上,厦门辖区万吨级以上通用散货、散杂货码头岸电设施覆盖率达到100%,港作船舶、公务船舶岸电接电率达到100%。

  到2025年,全港集装箱、万吨级以上通用散货和散杂货码头岸电设施覆盖率达到100%。主要措施则包括推进港口岸电设施建设,推进拖轮、公务船泊位岸电设施建设和推进船舶受电设施改造与应用三个方面。

瑶瑶(网友)

  厦门港将如何完善能耗和碳排放统计监测体系,提升碳排放管理能力?

林调研员

  在完善厦门港能耗和碳排放统计监测体系方面,《行动方案》提出了三项主要任务。

  第一,完善能源和碳排放统计核算管理体系。根据国家和行业要求,明确厦门港能源消耗统计和碳排放核算口径。继续细化完善各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实现油、水、电等各能源品种的能源消耗数据在线采集传输。推行“单机能耗管理”,大型装卸机械、重点流动机械等生产用能设备做到能耗数据单独计量统计,建立单机能耗台账。

  第二,提升能耗和碳排放的智慧管控能力,继续完善厦门港能源及和碳排放智慧管控平台,从行业监管和引导提升的角度出发,建立全港能耗和碳排放数据库。进一步完善重点企业港口能源管理系统和船舶能效管理系统功能。

  第三,完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机制与体系,建立港口和船舶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制度,编制涵盖港口全业务、全污染物、主要温室气体、多时空分布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及进出厦门港船舶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全面掌握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精准识别温室气体防治工作重点。

集装箱(网友)

  厦门港是集装箱干线港,在推进集装箱码头设备电动化方面有什么具体的要求?

林调研员

  集装箱是厦门港最主要的货物类型,2022年厦门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43.47万标箱,位居全国第7位,并持续领跑东南沿海港口群。因此,《行动方案》针对集装箱码头专门提出了一项重点行动,名称是“集装箱码头电能替代行动”。该行动针对集装箱码头提出的相关目标是:到2025年,港内集装箱平面运输设备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数量占比达到60%以上,力争完成3个主要装卸设备全电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试点。到2030年,力争完成全部集装箱码头主要装卸设备电动化改造,建成海沧港区、翔安港区2个集装箱近零碳排放示范区。

大海(网友)

  运输船舶产生的碳排放是厦门港的重要排放源,在推进运输船舶清洁能源应用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

林调研员

  营运船舶降碳是交通行业的重点方向之一。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船舶应用方面,目前,纯电动船舶、油电混合动力船舶已经在部分内河区域有所试点应用,而氢能、氨能、甲醇等能源类型的船舶在国外也有所尝试,但现阶段仍处于技术不成熟的阶段。《行动方案》针对货运船舶和客运船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路线。

  其中,货运船舶将重点推进定点航线货船清洁化,在喂给厦门港短途航线中,开展小型短途货运船舶电动化试点示范应用,在远洋船舶开展氢能、氨燃料等清洁能源的探索应用。同时,鼓励燃油船舶大规模应用添加型生物质燃料。并且,我们鼓励港口企业给予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船舶优先靠泊等优惠政策。水路客运是厦门港的一大特色,我们将大力推进电动客船试点示范。

  依托厦门“海洋强市”建设重点工程和游艇、游船、帆船、休闲渔业等滨海旅游产品的快速发展,在相关规范的允许下,在厦鼓航线、环鼓海上游等航线试点应用纯电动客船,在厦金“小三通”航线等区间航行船舶试点应用油电混合动力船舶。根据试点应用情况,全面提升新增轮渡、游船、中小型客船中的电动船舶比例,形成可向全国地区推广的电动船应用经验,打造电动客船应用样板区域。

主持人

  非常感谢林调研员做客市政府网站,也谢谢广大网友的参与,本期访谈到此结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