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非常感谢蒋副局长做客市政府网站,也谢谢广大网友的参与,本期访谈到此结束,再见。
蒋副局长
不受影响。待遇等待期政策是从2024年缴费参加2025年基本医保起开始执行,即使以前没参保,只要从2024年9月起,每年都在集中征缴期参加居民医保,就不会有待遇等待期。如果原来正常参保,但是2024年9月的集中参保期没有参保缴费,那2025年就会有待遇等待期。
安静(网友)
执行新的居民医保待遇等待期政策后,2025年以前没参保的群众是否受影响?
蒋副局长
我省《实施意见》结合我省现行政策,对居民医保参保征缴期政策进行了明确,我省居民医保集中参保期为每年9月1日至12月底,集中参保期缴费的,次年1月1日起享受参保年度城乡居民医保待遇;参保年度1月1日至2月底为延长缴费期,延长缴费期内缴费的,从缴费之日起开始享受参保年度居民医保待遇,不设固定待遇等待期,但不享受连续参保激励。下一步,国家将统一全国集中征缴期,待国家明确后,我省将落实国家统一规定。
小波(网友)
请问,我省在规范居民医保参保征缴期有哪些要求?
蒋副局长
对居民医保参保群众来说,大病是最容易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因此参保激励措施重点在对高额费用进行补偿,促进连续参保。只要连续参保、基金零报销,每年都可以享受累积后新的大病保险额度。在奖励额度清零方面,根据指导意见精神,如果当年发生了大病报销并使用了奖励额度,那么前期积累的零报销奖励额度就会被清零,次年重新开始计算零报销奖励额度。清零规定不针对连续参保激励,连续参加居民医保满4年,之后每连续参保1年就可以享受连续参保的激励。如果中断参保,前期连续参保积累的年限自动清零,再参加居民医保时,年限需要重新计算,原积累的连续参保激励金额保留。
一抹清茶(网友)
为什么连续参保激励、基金零报销激励奖励的是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奖励额度清零时,是针对所有的奖励额度吗?
蒋副局长
医疗保障制度原理是共济原则,设置等待期实际上是对所有参保人的保护。如果不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就可能有部分人员选择性参保缴费,在健康时不参保不缴费不做贡献,在生病时参保缴费享受别人的贡献,这对其他参保群众来说是不公平的。因此,国家着眼制度长期可持续,需要对断缴人员和未按时参保人员设定待遇等待期,在等待期里发生的医疗费用,医保将不予报销。这一规定在国家和我省已有广泛的实践基础,大多数统筹地区已在居民医保制度实践中对断缴人员和没有在集中参保期缴费人员设置了待遇等待期。
飞扬(网友)
为什么要设定居民医保等待期?
蒋副局长
居民医保能防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风险,让群众及时就医、分摊费用、大病获救助。居民医保好处有:成本低,补助面广,参保人都能获得国家财政补助,2025年居民医保个人缴费450元,财政补助800元。抵御疾病风险能力强,报销比例可观;综合保障好,涵盖多种报销项目;医疗保障服务便捷,可异地就医、参保,还能直接结算。
深海(网友)
参加居民医保有哪些好处?
主持人
好的,谢谢蒋副局长的详细解读。下面,我们看看网友的问题。
蒋副局长
自2025年起,我市居民医保按照国家、省规定执行激励约束机制,设置待遇等待期,不再执行我市原连续参保待遇机制。
主持人
那么,在新政策出台以后,我市原有的居民医保连续参保机制是否还将继续适用呢?
蒋副局长
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强化居民医保连续缴费的激励机制,回应群众合理诉求。近年来,连续参保群众和每年没有发生医保报销的人员都希望获得一定政策激励。此次国家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居民医保的参保激励政策,实施分类施策,对连续参加居民医保的参保人和基金零报销人员相应提高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鼓励参保人员自我健康管理,鼓励连续参保。
主持人
能否请您谈一谈,为什么要设置居民医保连续参保激励政策呢?
蒋副局长
七是“便”。提高医保服务可及性便捷性,医保部门和税务部门丰富参保缴费方式,拓展个人缴费查询渠道,持续提升缴费便捷性;发挥商业银行、商业保险机构等网点作用,延伸医保公共服务。
蒋副局长
六是“扩”。提高基层定点医疗机构覆盖面,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校医院纳入医保结算范围,满足参保居民、学生就近就医需求。
蒋副局长
五是“择”。完善我省职工医保退休政策,职工医保参保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在最后参保地实际缴费年限未达到规定年限的,可以在最后参保地、实际缴费时间最长的曾参保地或有职工医保参保缴费记录的户籍所在地,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办理医保退休。
蒋副局长
四是“保”。保障特殊群体待遇,考虑到新生儿、医疗救助对象、当年退出现役的军人等特殊群体的参保时间无法自主确定,为保障这部分群体及时享受待遇,该群体未在居民医保集中参保期内参保,不设待遇等待期。
蒋副局长
三是“奖”。实行居民医保连续参保激励和零报销激励,自2025年起,对连续参加居民医保满4年的参保人员,之后每连续参保1年,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3000元;自2025年起,对当年基金零报销的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次年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3000元,两项激励合并累计提高总额不超过所在统筹区大病保险原封顶线的20%。我省明确每次分别提高的金额为3000元,是国家最低标准的3倍,强化了激励作用。
蒋副局长
二是“惠”。鼓励省内高校大学生在学籍地参加居民医保,对连续参保的省内高校新入学大学生,在集中缴费期内在学籍地缴纳下一年度居民医保保费的,待遇享受期从当年9月入学时开始享受。
蒋副局长
参保人可享受以下七个方面政策利好:
一是“放”。进一步放开放宽参保的户籍限制,中小学生、学龄前儿童可以在常住地持居住证参加居民医保,推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在就业地参加职工医保。
蒋副局长
我省《实施意见》聚焦参保群众需求,通过完善参保政策、建立参保激励约束机制、优化医保管理服务等政策措施,为参保人服务。
主持人
请问蒋副局长,《实施意见》出台以后,参保人员可以享受哪些政策利好呢?
蒋副局长
五是夯实参保工作基础,强化部门联动共同推动全民参保工作,建立完善全省统一的全民参保数据库,实现“一人一档”管理并动态维护,建立健全参保评价体系,调动基层工作积极性。
蒋副局长
四是优化医保管理服务,确定每年9月开展基本医保全民参保集中宣传,实现“出生一件事”集成化办理,丰富线上线下多元参保缴费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等纳入医保结算范围,满足群众就近就医需求。
蒋副局长
三是落实“两个等待期”,明确未在居民医保集中参保期和延长期内参保或未连续参保人员的固定待遇等待期和变动待遇等待期,并可缴费修复变动待遇等待期。
蒋副局长
二是实行“两个激励”,对居民医保连续参保人员和基金零报销人员分别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
蒋副局长
主要内容有:一是依法推进基本医保覆盖全民,进一步放开参加基本医保的户籍限制,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在校学生、学龄前儿童等群体参保政策,鼓励省内高校大学生在学籍地参加居民医保,实行新入学大学生待遇回溯激励,推动更多人在就业地、常住地参保。完善职工医保退休政策,为我省最后参保地实际缴费年限不足的参保人办理医保退休提供选择。
蒋副局长
《实施意见》聚焦基本医保覆盖全民、落实“两个激励”“两个等待期”,深化数据赋能和部门协同,优化医保管理服务,为群众提供更加全面、高效、便捷的医保服务。
主持人
《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能否请您也给我们介绍一下?
蒋副局长
为更好适应人口老龄化、就业形式多样化和人口流动常态化等形势要求,持续巩固拓展全民参保成果,回应广大群众对就近便捷参加基本医保的迫切需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结合我省实际,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研究制定了《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我省基本医保参保筹资政策,建立居民医保参保激励约束机制,优化医保管理服务,更好维护全体参保人员的权益。
主持人
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实施意见》的出台背景,谢谢!
蒋副局长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厦门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蒋更生。受厦门市人民政府网的邀请,很高兴今天在这里为大家介绍我市居民医保的相关政策。
主持人
蒋副局长您好,欢迎您做客市政府网站。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参加厦门市人民政府网在线访谈。
近期,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我市贯彻落实国家和福建省的工作部署要求,优化了居民医保参保政策。
本期访谈,我们邀请到了厦门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蒋更生先生做客政府网,为大家解读居民医保政策的有关内容,并与网民在线交流。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参与,踊跃提问,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