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李副局长做客市政府网站,也谢谢广大网友的参与,本期访谈到此结束,再见。
从2018年起,我市已兑现了三批次集成电路产业资金,共支持55家企业6600万元,有效降低企业研发及人才引进成本。今年第一批共有44家企业申报,目前正在走流程,预计6月初可向企业兑现资金。
请问我市集成电路产业政策执行情况如何?
近两年厦门市集成电路设计业发展很快,目前落地企业已有百余家。主要分布在软件园一、二、三期,火炬创新园、海沧厦门中心集成电路设计园、湖里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基地。主要企业有星宸科技、紫光展锐、优迅高速芯片等。
请问厦门市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有什么样的分布?
好的,谢谢李副局长的详细解读。下面,我们看看网友的问题。
上面提到的资金政策具体该如何申报呢?
2018年起,厦门市工信局已经逐步推进相关政策兑现,项目申报通知会通过厦门市工信局网站、厦门工信公众号以及厦门市集成电路协会等渠道向企业公开发布。
政策原文可以通过厦门市政府网站和厦门市工信局网站查询到。
上面提到的政策文件可以从哪里查询到呢?
三是本地集成电路企业本地首次工程流片补助。
本地集成电路企业利用本地非本企业集成电路生产线流片,按首次工程流片费用(含IP授权或购置、掩膜版制作、流片等)的40%给予补助,年度补助总额不超过500万元。
四是IP购买补助。对于购买IP用于本企业开展高端芯片研发,给予符合条件的企业IP购买直接费用40%的补助,单个企业每年补助总额不超过200万元。
五是加强对设计企业购买设计工具支持。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购买EDA设计工具软件的,按照实际发生费用的20%给予资助,每个企业年度总额不超过300万元。
六是产业园区研发、生产、办公用房租金补助。自首租日起5年内,按照“先交后补”的形式,给予租金50%的补助,每家企业补助的建筑面积不超过1000平方米,年度补助总金额不超过30万元。
七是集成电路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补助。
关于设备补助:按照企业年度实际设备(不包含配电设备)投资额的10%给予补助,补助金额超过1000万元的提请“一事一议”确定。
关于电力稳压系统补助:我市集成电路企业为提高工厂配电质量自主投入电力稳压系统建设的IC晶圆制造、封装等项目,按照项目电力稳压系统投资额的20%给予一次性补助,补助金额超过1000万元的提请“一事一议”确定。
关于无尘室装修补助:按照项目千级、百级及以上等级无尘室实际造价的20%给予补助,补助金额超过500万元的提请“一事一议”确定。
《集成电路产业高端人才评定标准》。
针对2016年6月27日起新引进的,相应从业经历、专业资历属于集成电路领域,且在我市集成电路企业任职,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人才。可申请评定厦门市集成电路高端人才,经评审认定为集成电路高端人才ABC类的,分别可享受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一次性补助。
这三项是我市集成电路产业专项资金的配套政策,从不同层面保障政策资金的有效落实。其中《实施意见》是母办法,《实施细则》《评定标准》是对《实施意见》的细化,保障《实施意见》的有效落实。我简单解读一下《实施细则》和《评定标准》。
《实施细则》共有8章26条,主要包括四大类内容,针对企业重点关注的条款,我简单说明一下:
第一,投融资政策。成立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作为母基金引导社会资本、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等投向集成电路产业;
第二,人才支持政策。
一是集成电路高端人才引进补助。经IC领导小组认定符合《厦门市集成电路产业高端人才评定标准》A类、B类、C类集成电路高端人才分别享有一次性安家补助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
二是高管和技术团队核心成员奖励。年薪(税前)30万元(含)以上的高管和技术团队核心成员。按人才工资薪金所得三年内缴纳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25%予以奖励。
三是紧缺专业毕业生生活补助。鼓励集成电路相关紧缺专业毕业生到厦门集成电路企业工作,按照本科生1200元/月、硕士生1800元/月、博士生3000元/月给予生活补助。每名毕业生享受补助期限2年。
第三,科研支持政策。
一是支持重大科技奖项。对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给予获奖人10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的前三完成单位,分别给予3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获得工信部“中国芯”奖项的,给予获奖单位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二是MPW、工程片试流片补助。用于研发的集成电路企业MPW,按照不高于MPW直接费用70%进行资助,用于研发的集成电路企业工程片试流片按照不高于其加工费30%进行资助。针对硅CMOS工艺最小线宽≤55nm、GaAs MMIC工艺最小线宽≤250nm等两类先进工艺,在以上标准基础上分别提高10个百分点。每个企业年度补助总额不超过200万元。
请您再向我们解读下《实施意见》《实施细则》《高端人才评定标准》的主要内容。
好的,我介绍一下《规划》的主要内容。规划旨在强化顶层设计,规划未来产业发展路线。《规划》共分为总体要求、重点工作、重点发展方向、主要措施等四部分,确定了战略定位、发展路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工作措施。目标到2025年,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与材料等)产值突破1000亿元。
为保障产业工作能有效推进,重点工作措施有成立厦门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快重大项目引进及产业链完善,重点支持联芯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三安6英寸化合物(砷化镓GaAs)半导体生产线等重大项目,通过重大项目带动,集中资源、政策倾斜,聚焦重点应用领域,构建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重点支持与国内外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在厦门合作建设微电子领域人才培养基地(大学),支持厦门大学等本地高校微电子学科建设;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已成立联和、中电中金等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积极引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并发挥开发性金融优势,截止目前我市已累计投入半导体领域资金500多亿元,有效支持联芯、士兰、天马等龙头企业集聚发展;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园区建设,规划建设火炬高新区、海沧信息产业园、湖里两岸集成电路自产业基地。目前根据规划设计,我们已经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您能分别介绍一下,《规划》的主要内容具体都有哪些?
“1+3”政策体系具体包括:
1个顶层规划,即《中共厦门市委办公厅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厦门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厦委办发〔2016〕32号);
李副局长:3项政策措施,即《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实施意见的通知》(厦府〔2016〕220号);《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实施细则的通知》(厦府办〔2018〕58号);《厦门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集成电路产业高端人才评定标准的通知》(厦集成电路办〔2019〕2号)。
请您介绍一下“1+3”政策体系包含哪些具体政策?
经过近些年发展,我市集成电路产业已初具规模。2019年厦门市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产值433.33亿元,增长3.8%。其中集成电路产业产值237.99亿元,增长27.4%。主要成效有:
一是建设火炬高新区、海沧台商投资区、自贸区湖里片区等三个集成电路重点集聚区域。
二是引进联芯、士兰、通富、紫光展锐、星宸等一批重点企业。目前全市集成电路产业链企业有200多家,初步形成涵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装备与材料以及应用的产业链。
三是建成厦门市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国家集成电路深圳产业化基地厦门(海沧)基地EDA平台、厦门市集成电路研发设计试验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
四是成立厦门半导体投资集团、厦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专业集成电路产业投资机构。
五是获国家批复建设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芯火双创基地(平台)、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为推动产业发展,我市已出台一些政策,形成“1+3”的产业政策体系。
首先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近年来厦门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情况,谢谢!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李副局长您好,欢迎您做客市政府网站。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参加厦门市人民政府网在线访谈。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已成为国家重点战略。近年来,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将其作为一项关系到厦门市产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工作。各区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共同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一系列成绩。
今天我们邀请到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李建明先生做客政府网,解读厦门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的相关内容,并与网民在线交流。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参与,踊跃提问。